爱爱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爱小说网 > 全家提前两年准备大逃荒 > 第9章 第 9 章

第9章 第 9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生活并没有因为挖到了金子有所改变,至少明面上没有,该咋过还是咋过。

这事儿虽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,但家里几个兄弟都通了气,也嘱咐不准往外说,叫外人知晓必定会招来灾祸。

家里人对保守秘密早有经验,他们对如今的日子很是满意,尤其是几个儿媳,赵家的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,但家里一团和气,兄弟几个没啥矛盾,妯娌之间相处也好,婆母不刻薄,公爹好性子,一大家子心往一处使,便是顿顿吃野菜糊糊也觉得有滋有味。

所以啥金子不金子的,也没亲眼见着,心里总有种不真实感,听过便扔到了脑后。

相反,她们对开荒更加上心。

这段时日,赵家兄弟仨隔三差五轮流去神仙地开荒,忙得脚不沾地。村里还传出闲话来,说赵三地是个不着调的汉子,晚上不晓得干啥去了,白日里哈欠打个没完,还被人瞧见活儿干着干着就躺地里睡着了。

忙忙碌碌间,时光转瞬而逝。

秋末时分,老天爷终于赏了脸,断断续续下了几场小雨。那几日,晚霞村老老少少都跑到外头淋雨大笑,好似久逢甘霖,愁苦的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。

今年从五月开始就一直旱着,地里缺水,全靠一大家子日日去河里挑水灌溉,若非如此,今年怕是会颗粒无收。

绝非仅仅只是欠收。

后来眼看着河床往下降,都要露出河沙了,村里人是再也坐不住,叫了好些年轻汉子去上游的村子看看是啥情况,担心是他们截断了水源。干旱年间,人人都顾着自家田地,谁还管别人死活,上游断下游水源这种事时有发生,以前两村还为此打过架结过仇。

结果去了后才得知上游也旱着,整个潼江镇、乃至整个广平县都在缺水,不单单只是他们晚霞村河床干涸。

人没有使坏,那使坏的就是老天爷啊。

也是没法子,只能日日求,夜夜盼,终是在秋末时分盼来了雨。

秋雨过后,一夜之间便好似入了冬,天气骤然冷了下来。

赵家兄弟见天往山里钻,在初冬就把整个冬日需要用到的柴火准备好了,屋檐和后院下堆放的整整齐齐,用到初春完全不成问题。

准备好柴火,赵老汉就带着赵大山继续进山寻树,找建房子需要的那种好木头。为此村里人好一阵嘀咕,以为他们家要建新房,赵家这些年孙子生了一个又一个,再过几年赵小五都要说亲了,一大家子挤在几间破老屋里,转个身都能踩到别人的脚,趁着冬日农闲,此时建房子倒是正合适。

还有人主动询问要不要帮忙,村里谁家有个大事都会叫人帮忙,虽不给工钱,但会管饭。

眼下家家户户都省着粮食吃,使些力气就能给家里省上两顿饭,咋算咋划算。

赵老汉有点后悔,早晓得就该在夜里去山上扛树,前儿在山里被同村的周大毛瞧见,缠着他问东问西不说,回到村里还四处宣扬他家要建房子,闹着最近家里没啥清净日子过。

这不,今儿又有人问了。

赵老汉正在院子里拾掇自己砍回来的木头,又粗又笔直,可叫他好找。说话的汉子刚从后山下来,手里拎着一只野鸡,他一开口,赵老汉直接反客为主:“刘老四,你套到野鸡了?在哪儿套的,改明儿我也去碰碰运气。”

刘老四一听这话还了得,这老赵家就跟那蝗虫过境,他们薅过的地儿连根野草都不长,这可是他好不容易套到的野鸡,地方隐秘,他还打算回头继续去下套子呢。

他支支吾吾道:“就后山沟那片儿。大根叔,我婆娘还在家等我呢,我先家去了。”说罢匆匆离去。

赵老汉摸着脑袋嘿笑两声:“后山沟啊,嘿,还和我藏着掖着呢。”

“这两棵树你们在哪儿砍的?”王氏坐在屋檐下纳鞋底,看了眼院子里那两根粗壮的木头,为了寻适合的木材建房子,他们爷俩这些日子把山里转了个遍,最后才寻到两棵瞧着有二、三十年树龄的松木。

想着是给闺女建房子,自然要用好木。

而经过几个月勤勤恳恳的开荒,神仙地里已垦出了三亩地,前些日子忙着从小溪里引水灌溉,直到昨日才彻底忙活完。如今他们爷仨打算把搁置了许久的屋子给建起来,顺便盯着里头的天时情况,要准备育苗了。

之所以这般小心翼翼,实是里面的情况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
就连种了一辈子地的赵老汉都闹不明白里头的四季轮转,它全没个定数啊!

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小心尝试,毕竟谷种也是很珍贵的,饥荒年饿到都要去啃树皮了,还有很多人舍不得动谷种。留着种子明年还有希望,吃了,那就什么都没了。

赵老汉也不敢赌,家的谷种起码要留一半给明年春耕。

整个冬日,赵家人都在忙着建房和拾掇新垦出来的三亩肥田。

当然,这些事情外人不知晓,村里人私下还在嘀咕老赵家的人今年也不晓得咋回事儿,家里汉子一个比一个懒散,回回路过他们家,都大中午了,今儿赵大山在睡大觉,明儿是赵二田,后日就成了赵三地。

兄弟仨像是在比谁更懒一般。

甚至还有人说老赵家怕是要分家了,赵大山兄弟仨心生不满,这是在以行动向赵大根老两口表示抗议。

至于原因?那还用问,肯定是因为赵小宝啊!

村里谁人不知赵大根两口子有多偏心这个老闺女,就是底下几个孙子在赵小宝面前都得往后挪,这时间一长,几个儿媳心里肯定有意见啊。

可是有人亲眼瞧见,赵小宝一日三顿吃的都是大米粥,不是陈粮,是今年新下的新粮!

这搁谁家不得闹?

甚至还有人说赵大山去山里寻木材,为的就是准备分家,以后好建房子。

村里的闲言碎语,住在村尾山脚下的老赵家自然听见了,赵老汉气得大冬日脱了棉鞋想扔他们头上,在家骂骂咧咧:“你们才要分家,你儿子要分家,你孙子也要分家!”

哪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能听这话?儿子要分家和咒他去死有啥区别!

赵老汉实在气不过,隔日就揣着手挨家挨户登门,他仗着辈分大,村里上了年纪的族老都得叫他一声老弟,他登门撒泼,还真没人敢拿他怎么样。

老胳膊老腿的平辈们压不住,晚辈又只能站着挨削,被他里里外外骂一顿还算好的,若有人敢还嘴,赵老汉张嘴就骂:“自家那俩破事儿没理明白,倒是说起别人家的闲话了!既然在家里闲的发慌,不如去把门口的积雪扫了,免得你爹出门没注意脚滑摔个屁股墩,回头你们兄弟俩为了谁伺候老爹这事儿闹起来,一个没掰扯好吵到要分家的地步可就不美了!”

好么,这下谁还敢背地里说他家的闲话?

那是屁都不敢放一个。

到了深冬时节,家家户户都开始缩在家里猫冬,整个村子都变得安静起来,连赵有才家的老黄狗都不乐意叫唤了。

潼江镇很少下雪,据村里老人说,他们这儿上一次下雪还是十几年前。那年大雪封山,漫长的冬季结束后,好些人家大门紧闭,砸开门后才发现一家十几口人全都冻死了。

穷苦百姓是很害怕大雪天的,文人墨客以雪做诗,皑皑白雪是他们眼中的剔透景色,可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老百姓眼里,一眼望不尽的雪白,是脚趾耳朵都要冻掉的刺骨寒冷。

时隔多年,晚霞村再次下起了鹅毛大雪。

家中柴火备的足,从外头开始下雪,王氏就不准家里的小娃出门了,整日给拘在屋子里烤火,哪里都不准去。

尤其是赵小宝,即便穿着厚实的棉袄,王氏也不准她下床,整日让她缩在被窝里,生怕一个没看住受了凉染上风寒。

“外头的雪瞧着越下越大,等老大他们回来,就不要出门了,安生待到开春吧。”王氏把怀里的针线篓子放到一旁,脸上露出一抹忧色。

这几日天气冷,赵大山和两个弟弟非要砍柴担去镇上卖给大户人家,说是平日里一捆柴只能卖十来个铜板,如今下雪,柴钱定要高些。

兄弟仨都是闲不住的,汉子火气重不怕冷,宁愿多走些路也要赚这几个铜板。

王氏倒不担心他们的安全,别的不说,他们家的汉子一个个膀大腰圆,长得一脸凶像,遇上歹人,吃亏的也是对方。

她担心的是天气,这雪下的叫人心里发慌。

盘坐在床上的赵老汉点点头,感觉膝盖有些凉,他伸手拽了拽被子,瞅向趴在窗户往外张望的闺女,支吾道:“那啥,昨儿我进去瞧了眼,秧苗长得差不多了,这两日就可以插秧了。”

一听这话王氏可就不冷了,一颗心顿时热乎起来。

小宝那地儿可真神了,外头寒风呼呼吹,大雪哗哗下,里面却还跟四月天似的。

前些日子,老头子哄得小宝仙子显灵,把今年特意留下的谷种拿去里面浸泡,没曾想隔一日就冒出了芽。之后老大去里面把田平平整出来准备育秧,又隔一日后,老头子进去撒了谷种。

按照外头的时间来算,种子撒下去,起码得长个三十天左右秧苗才能长好。

可奇的事儿发生了。

也就是几日光景,老三进去一瞅,出来直嚷嚷可以插秧了!

吓得赵老汉以为他得了失心疯,咋就能插秧了?这谷种才洒上去呢!老三怕不是白日里没哄得小宝欢心,小仙子调皮了,在梦里施展法力折腾她三哥耍呢!

他是万万不信老三的胡话,但耐不住赵三地拍胸跺脚信誓旦旦。

结果隔日赵老汉进去一瞅,好么,当场吓得双腿发软,险些摔个大马趴。

只见不远处,绿油油的秧苗迎风招展,一派春日景象。

走近一看,秧田里,秧苗株株四叶,生长均匀。

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长好的秧苗,居然三五日就长成了!

竟是真的可以插秧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